2025年9月19日下午,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平行分论坛——城市电动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发展论坛,在福田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深圳市新能源汽车运营企业协会主办。论坛聚焦“车网融合顶层设计与数据驱动资源配置”“汽车产业新竞争格局下的车桩协同”“电网友好的大功率超充技术”“虚拟电厂在车网互动中的价值”“车网互动多场景”“车主行为与参与潜力”“车网互动商业模式与盈利潜力”等议题,现场吸引来自整车制造、设备研发、充电运营、储能、能源、电网、软件、研究院校、投资机构等70余家单位,共120余人参会。
论坛精彩回顾
深圳供电局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赵宇明,聚焦车网融合顶层设计与数据驱动资源配置,提出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底层逻辑是“能源安全”,离开这一语境任何商业模式都是沙上高塔;充电行业本质是土地、电网、设备资源三重配置,需加强跨行业大数据宏观治理;超充站不等于功率堆砌,须同步解决电网接入瓶颈。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补能战略室主任康泽军,聚焦汽车产业新竞争格局下的车桩协同,强调800V车型渗透率已破50%,基础设施首次成为汽车技术迭代的“刹车片”;车企对V2G重视不足,车网互动收益与车企无关,车辆质保成本由车企承担,理顺利益链有助于推动规模化。
深圳市新能源汽车运营企业协会秘书长张兢兢,聚焦深圳私家车参与车网互动潜力,指出根据私家车单日使用情况,纯电动和混动车动力电池可用率可达40-50%;按照新能源私家车使用行为,结合深圳典型日用电负荷曲线,私家车日间调度时间可在14-17点峰期时段,放电功率15-30kW实现“无感充放”。
深圳市福田产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而已,聚焦“飞地园区”打造新能源产能升级载体,指出深博(福田)产业园实行“深圳政策+惠州空间”双城叠加,配套150kW/层电力、15吨承重道路及千人员工宿舍,目标2026年形成百亿级新能源、储能、数字能源产业集群,成为大湾区“零碳”智造飞地示范。
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车网互动产业技术中心主任李卫阳,聚焦V2G多场景试点与可持续商业模式,指出放电车比V2G充电桩稀缺将成为发展最大短板;0.48元/度“政策差价”三年后或将消失,车网互动必须在此之前证明自身价值;V2G交流桩成本可降60%,2028年或是产业规模化“最后窗口”。
深圳供电局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总经理程韧俐,聚焦虚拟电厂在车网互动中的价值,指出实际案例验证深圳虚拟电厂发挥“三精准”调节作用(精准时段、精准地段、精准结算),实现了单条10kV线路重载率压降20%;虚拟电厂是车网互动获取市场化收益的重要载体,加快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是开展常态化车网互动的“强心剂”。
广州汇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电力交易高级专家朱翊,聚焦充电平台对C端用户参与车网互动作用,指出充电桩是“天然可调负荷”,但车主才是终极变量,不会“撩”C端的平台做不好V2G;小桔平台三级调度把“运力算法”平移到“电力算法”,低谷弃风填谷成本比储能低30%;用“充电红包+低碳币”培养用户心智,让卖电像打车一样简单。
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科学家龚成明,聚焦电网友好的大功率超充技术,提出大功率充电需求主要集中在B、C级及以上800V平台的纯电动车型上;超充站必须同时是“储能仓+无功源+应急电源”有助于实现电网友好;单站6MW以上具备一次调频和无功支撑能力,获得的收益比常规充电站能够弥补成本投入。
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技术专家林泳雄,聚焦百万千瓦级虚拟电厂平台的技术突破与生态,指出AI预测+孪生仿真把“千站千策”变成SaaS,收益率提升20%,报装到并网周期压缩一半;跨省单日1.3万度放电实测,首次验证“电动车可跨省送电”;未来每度电都有“身份证”——区块链结算+碳证即时核销,把绿电价值装进车主钱包。
深圳英飞源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冯志敏,聚焦V2G应用场景与商业模式,指出离网V2G技术将成为构建韧性城市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国某大学开展V2G实验发现,动力电池不断充放十年期老化1.7%~5.8%,对电池影响小;电动汽车参与V2G零边际成本,在车辆停驶时间长、规律性高的场景,配置长寿命电池的车辆开展V2G峰谷套利,具有良好的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