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储能专题论坛圆满落幕,2026年再相约
9月19日,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IDEE 2025)重要论坛“驾驭AI浪潮——引领零碳智慧能源新变革”在深圳会展中心成功举办。论坛聚焦AI与零碳能源的深度融合,吸引了全球政企、学界领袖参与研讨。作为核心议题之一,储能技术的创新应用场景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其跨领域价值正通过实践案例逐步显现。
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储能的“稳定器”与“调度官”角色
在可再生能源占比飙升的背景下,储能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稳定器”。它不再仅是解决“弃风弃光”的备用方案,更是参与实时调频、提升电网韧性的核心资产。正如论坛专家所指,欧洲电网正面临风光波动性的严峻考验,而大规模储能电站凭借毫秒级响应能力,有效平抑波动,保障电网安全,为更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接入奠定物理基础。
与此同时,AI的赋能让储能晋升为智慧的“调度官”。通过分析海量气象、电网与市场数据,AI算法能精准预测供需,制定最优充放电策略,最大化储能的经济效益。这促使储能资产从“成本中心”转向“利润中心”,虚拟电厂等模式正是通过聚合分布式储能资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将分散的负荷转化为宝贵的调峰能力,重塑电力系统的运行逻辑。
驱动产业升级:工商业与交通领域的“价值引擎”
储能的应用正迅速渗透至工商业领域,成为企业降本增效和实现绿色转型的“价值引擎”。对于制造业企业,配置储能意味着能够利用峰谷电价差进行智能套利,显著降低用电成本。更重要的是,它能与屋顶光伏结合,形成高比例的自发自用清洁能源系统,这不仅关乎经济效益,更成为全球供应链“绿色门槛”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在交通领域,储能技术与电动化浪潮紧密交织。一方面,高性能固态电池的研发依赖AI加速新材料探索,以提升能量密度与安全性;另一方面,储能站是支撑电动车快充网络的基础。未来,通过车网互动(V2G)技术,电动汽车的电池将成为移动的分布式储能单元,在电网需要时反向送电,形成一个极具弹性的巨大“虚拟电厂”,彻底改变能源的消费与交互模式。
构建韧性生态:从家庭单元到城市级的“系统优化”
储能的终极价值,体现在构建从微观到宏观的韧性能源生态。在用户侧, “光伏+户用储能”正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标配,这不仅是应对极端天气、保障用电安全的屏障,更使得家庭从一个被动的能源消费者,转变为活跃的“产消者”,通过参与社区能源共享,获得实质性的经济回报。
将视角提升至城市层面,储能是构建智慧零碳园区的关键拼图。它能与市政电网、分布式能源、充电网络协同,通过中央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实现园区级能源的自发自用、内部调度和峰值管理。这种“微电网”模式不仅提升了局部的能源自治能力与可靠性,更是未来城市应对能源危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缩影和可行路径。
协同创新共拓储能新未来
论坛指出,未来储能产业需进一步打破技术壁垒,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在零碳园区、绿电直连、V2G等新场景中加速示范应用。同时,政策与市场机制需持续完善,明确储能身份定位,优化价格机制,激发多元主体参与活力。
本次论坛为储能产业链上下游搭建了高效对话平台,虽已落幕,但行业探索未止。2026国际数字能源展将继续聚焦储能技术创新与生态共建,期待与全球伙伴再携手,共拓能源革命新篇章!
2026国际数字能源展期待与您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