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12点,广州电网在热浪中如一张绷紧的弓,整座城市仿佛被无形的蒸笼笼罩。当用电量攀至高峰,在外部供电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如何保障电网系统稳如磐石?方法正隐匿于一场不见硝烟的“数字调峰战”之中。
实战首秀:协同降荷的精密协奏
近日,在南投大厦虚拟电厂指挥中心,广州南方投资集团下属科技公司协同9个工商业用户,整合充电桩、V2G、冰蓄冷、储能设备等总容量达19兆瓦的可调负荷资源,参与了广州虚拟电厂首次需求侧响应实战。
随着“启动响应”指令下达,三项调荷措施同步启动:冰蓄冷系统切换供冷模式,在不影响室内舒适度的前提下转移空调负荷;移动储能电源车释放提前储备的电能,向大厦输送340千瓦时的电力供应;V2G充电桩则通过车网互动向电网反向输送40千瓦功率,让电动汽车化身临时电源。
移动储能车两小时放电340千瓦时
电动汽车通过V2G充电桩向电网反向放电
冰蓄冷系统启动“冰放冷”模式
在两小时的响应时段内,科技公司通过多种能源协同调控,精准削峰6485千瓦时,完成了一场能源领域的“乾坤大挪移”,不仅有效支撑电网“削峰”,更以系统协同之力缓解了区域电网的运行压力。
收益新引擎:虚拟电厂价值解码
今年4月,国家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虚拟电厂建设运行管理机制成熟规范,参与电力市场的机制健全完善,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突破2000万千瓦。
所谓“虚拟电厂”,它并非传统意义上具有实体厂房和设备的电厂,而是一种新型电力系统运行模式。当电网负荷紧张时,它如同一位“智能调度员”,借助信息通信与智能控制技术,将分布式光伏、风电、电动汽车等分散的可调负荷资源高效聚合,形成一个可统一调控、协同运行的“无形电厂”。
在政策东风与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虚拟电厂不仅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一环,更为参与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与市场机遇。
作为广州首批11家虚拟电厂运营商之一,科技公司目前已聚合上百兆瓦负荷资源,覆盖充电站、商业楼宇、工业园区等多类工商业用户,让每一度电都释放出“黄金效益”。以本次参与需求侧响应为例,科技公司合作方在响应时段的收益达到日常充电服务费的8倍。
e能管家:指尖上的精准指挥
本次响应中,科技公司借助自主研发的“e能管家”虚拟电厂调度运行平台,直连广州负荷管理系统,秒级传递电网需求;“e能碳宝”基于历史负荷数据自动计算最优响应功率,实时生成调控策略,让电力调控真正实现了“指尖上的精准指挥”。通过该平台,客户能够实现需求的即时响应与一键申报,并全程清晰追踪响应进展,确保需求侧响应任务的高效、透明与闭环执行。
“e能管家”小程序虚拟电厂功能
未来,广州南方投资集团将持续升级智能技术,强化虚拟电厂平台运营能力,为客户拓展更丰富的用电服务场景,进一步提升其能源资产效益与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