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以来,随着区域经济稳步向好,叠加夏季降温、农业灌溉等季节性用电需求集中释放,内蒙古电网用电负荷持续攀升,电力保供工作正式进入攻坚阶段。7月15日至20日,受新一轮连续高温高湿天气影响,华北电网电力供需平衡趋紧,部分时段存在电力缺口。国网华北分部下达电力电量平衡风险预警,要求各省强化保供举措,全面筑牢电力安全防线。
7月20日,内蒙古西部地区遭遇闷热天气,网内空调农灌负荷持续上涨,风电出力一路走低,最低降至99.3万千瓦,供电能力与用电需求的矛盾骤然加剧。雪上加霜的是,网内抽水蓄能电站一台机组临时消缺、敕勒川电厂一台煤电机组非计划停运,全网电力平衡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此局面,内蒙古电力调控公司靠前指挥、精准施策,通过“年、月、周、日”多时间尺度措施,打出“技术+市场+管理”组合拳,深挖源、网、荷、储各侧潜力,最终实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区内电力用户可靠供电。
电源侧深度挖潜 夯实保供“压舱石”
内蒙古电力调控公司年初即根据全年电力供需形势优化煤电检修窗口,确保度夏关键期煤电机组开机规模达年度峰值;建立电煤供应“红线”预警机制,督导发电企业调整煤质、完成设备消缺,保障顶峰时段满发稳发;同步调用水电、燃气等灵活电源协同顶峰。7月20日当日,煤电机组负荷率达95.7%,保供“压舱石”作用充分发挥。
电网侧跨区联动 畅通电力互济途径
内蒙古电力调控公司主动突破省内电力保供瓶颈,积极融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以省间电力现货交易提升资源互济能力。截至7月20日,通过省间现货市场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等区域购电325笔,增加区内供应1.8亿千瓦时,有效缓解区内供电压力。
负荷侧智慧协同 激活用户调节潜力
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依托电力现货市场价格信号引导负荷柔性调整,激励用户在电力充裕时段多用电,在紧张时段将负荷向充裕时段转移,既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又形成了用户参与电力保供“削峰填谷”的良好互动局面。
储能侧精准调度 构建应急“充电宝”
内蒙古电力调控公司创新实施“胖瘦结合”储能调度策略,建成全网储能调度控制平台,同步完善新能源配建储能充、放电价格机制。“高瘦子”模式下,最大电力突破550万千瓦;“矮胖子”模式下,实现300万千瓦持续4小时电力保供效果。2025年以来,储能放电电力已5次创历史新高,成为电网应急保供的“新生力量”。
下一步,内蒙古电力调控公司将持续深化“源网荷储”协同机制,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守牢民生用电和安全生产底线,持续优化多时间尺度保供策略,强化省间电力互济保障能力,服务储能电站并网,提升电网智能化调控水平,不断提升电力保供能力,为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