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碳中和企业案例:2025年绿色转型的创新实践与标杆

新闻来源:会展中心 发布日期:2025-07-11


在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能源优化和全价值链减碳,成为绿色转型的先锋。2025年,一批中国企业在能源管理、智能制造、交通物流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低碳发展模式。本文精选多个最新碳中和企业案例,展现其在绿色经济中的创新实践与标杆作用。


协鑫能科:虚拟电厂助力电网稳定,年减碳1.66万吨

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协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协鑫能科”)的“虚拟电厂零碳综合能源服务实践”项目入选国家生态环境部ESG优秀案例。该项目通过聚合分布式电源、储能、可调负荷及充电桩等资源,总接入规模突破200万千瓦,实际可调节能力达55万千瓦,占江苏省同类市场的30%

面对新能源高渗透率带来的电网挑战,协鑫能科自主研发“1个能源管理平台+1个调度管理平台+1套虚拟电厂编码体系”,实现从资源画像到调度执行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2024年,该虚拟电厂助力江苏省消纳新能源2.77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发电9240吨,减排二氧化碳1.66万吨。

此外,协鑫能科的多能耦合技术也表现亮眼。例如,太湖新城能源中心通过水蓄冷系统与空调设备的协同运作,单次响应收益超2万元;苏州协鑫广场的光伏设备年发电量达2.53万千瓦时,香格里拉酒店则通过废热回收实现100%清洁供热,综合节能率高达41.03%

博世中国:AI赋能智能制造,碳排放降低14%

作为全球工业4.0的标杆企业,博世中国在2025年继续深化人工智能(AI)在碳中和领域的应用。其长沙工厂采用AI能源管理系统,基于天气、气温、产线状态等数据动态优化生产能耗,使电能消耗下降18%,生产碳排放降低14%

  博世中国的碳中和战略不仅聚焦自身运营,还延伸至供应链管理。截至2025年,其中国区工厂已实现100%绿电覆盖,并通过屋顶光伏、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进一步降低能耗。此外,博世还成立碳中和指导委员会,统筹全球减碳目标,推动2030年全价值链碳排放减少15%(以2018年为基准)。


青岛啤酒(随州):全国首家碳中和啤酒工厂

20252月,青岛啤酒(随州)有限公司获得“碳中和核查意见书”,成为随州市首家碳中和工厂。该厂通过“屋顶光伏+绿电采购”实现100%清洁能源供电,年发电量达200万千瓦时。同时,工厂采用生物质蒸汽替代传统燃煤锅炉,并引入二氧化碳回收系统,年回收1256吨二氧化碳,相当于种植1.13万棵树。

在节能降耗方面,该厂通过热能回收、余热利用等措施,使啤酒生产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连续8年下降,年均降幅达11%。此外,其废水处理系统采用超滤膜技术,净化后的水用于设备冷却和绿化灌溉,进一步减少资源浪费。


东鹏控股:建材行业ESG标杆,冷压技术降耗50%

20257月,东鹏控股凭借“免烧生态石”技术入选国家生态环境部“ESG潜力案例”。该技术采用冷压成型工艺,摒弃传统高温煅烧,使生产能耗降低50%以上,且产品固废含量高达70%,大幅减少资源消耗。

东鹏控股的8大生产基地均通过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并采用智能化生产线优化能耗。其清远、丰城和重庆三大瓷砖基地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成为建材行业低碳转型的典范。

百威中国:供应链碳中和,打造行业首个零碳麦芽工厂

20251月,百威中国供应商粤海永顺泰(宝应)麦芽有限公司获TÜV南德认证,成为行业首家碳中和麦芽工厂。百威通过供应商战略联盟(SSA)提供技术支持,帮助该厂采用生物质锅炉、屋顶光伏及磁悬浮风机等节能技术,使2024年采购总能耗下降15%

百威中国的“日食计划”已覆盖37家供应商和86个工厂,推动全价值链减碳。其武汉、锦州和佳木斯酿酒厂已实现碳中和,并计划在2040年达成全价值链净零排放。

碳中和企业的未来路径

2025年,中国企业在碳中和领域的实践已从单一技术应用转向全产业链协同。无论是协鑫能科的虚拟电厂、博世的AI能源管理,还是青岛啤酒的零碳工厂,均展现了技术创新与绿色经济的深度融合。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突破,更多行业将加速向碳中和目标迈进,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将是您展示品牌、拓展合作、洞察行业趋势的绝佳机会。欲了解更多展位预订、参展流程及相关支持政策,可以访问展会官网: (https://www.ideesz.com/)或联系主办方获取详细资料。

     扫码预订展位